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加快善用人工智能 赋能学生全面成长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7日 18:24 信息来源:党委宣教部 作者:清风 王侗 编辑:尚磊磊

加快善用人工智能 赋能学生全面成长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九次集体学习(扩大)会

西京网讯:10月17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第二会议室以“加快善用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全面成长”为主题举行2025年第九次集体学习(扩大)会。校长任芳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书记李邦邦主持学习会并讲话。

会议领学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会议还学习了《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等内容。

郭建新、赵玉真结合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

任芳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高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意义。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并非选择性探索,而是应对未来挑战、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履行时代使命、引领社会进步的战略之举。她强调,一要做好“人工智能+学科”规划。各二级学院和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教职工认真研学人工智能学习材料汇编,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特点,会同各二级学院和有关部门前瞻性做好“人工智能+学科”规划。二要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人事处、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要组织制定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加强师生人工智能培训,提升师生的AI素养和应用能力。三要深化产学研用,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整合科研资源,开展有组织科研,深度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尽快推动一批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建立校企协同研发机制,构建校企联合研发模式,以真实问题与实际应用场景为牵引,与企业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校企共享数据与设备,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共同攻克企业在实际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科技发展趋势,深刻洞察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必须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在善于用好人工智能、推进教育教学和服务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列。

会议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学校各级组织要主动拥抱变革,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教育部、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脑洞、系统布局、加快推进,加快完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场景,建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制度化推进数据开放共享,扎实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三要做强做实人才和数据支撑,推动项目、平台、资金、人才等向优质组织集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为服务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注入强劲动能。

会议要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迭代演进,学校各级党组织一要加强学习研究、树立长远眼光、做好前瞻布局、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保持清醒、直面问题,明确奋斗目标、明晰推进步骤,系统规划和组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路线图,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业务落地应用,广大党员要当好先锋、带头示范。二要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加强科研攻关,广泛拓展应用场景,锻长板、强弱项、补短板,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三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研判,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师生数字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筑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安全防线,营造人工智能发展良好环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校党委为与会同志编发了人工智能学习材料汇编,便于大家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书记,二级学院(中心)院长(主任)参加学习。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