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10:50 信息来源:党委宣教部 各基层党委 作者:清风 编辑:尚磊磊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西京学院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转播、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西京网讯:三军肃立,铁甲生辉;军旗猎猎,誓言铮铮。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校精心组织广大师生观看大会盛况,认真聆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和祖国的强大。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西京学院引发强烈反响,广大干部师生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落实到行动中去,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当庄严的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大家自发起立,齐声高唱国歌,充满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祝福……此时此刻,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阅兵过程中,干部师生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看每一个细节,大家被国家强大先进的军力所震撼,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敢打必胜的精神风貌所感染,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赞叹声。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都让干部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了人民军队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强保障。

学校领导班子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心系人类前途命运,贯通历史和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倡导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纪念大会和阅兵不仅是国家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展示,也是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提升,更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致敬。看到伟大祖国拥有如此强大的人民军队,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它让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校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传承和弘扬苦难辉煌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持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教育引导师生将阅兵中所感受到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忠党爱国、发奋学习、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抗战历史、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阅兵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我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伟大抗战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探索“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新场域和新方式,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西静: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感振奋。作为传媒人,要引领师生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伟大革命力量,牢记教育强国使命,立足传媒专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专业能力,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凝聚民族力量的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贡献传媒力量。

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会计学院将结合专业特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红色资源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用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会计职业品格,造就既有专业能力又具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新时代会计人才。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常晓娟:九三阅兵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庄严宣誓,是展示国家实力、凝聚民族魂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矢志奋斗中开创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李卫:观看九三阅兵,禁不住心潮澎湃。看着阅兵式上的抗战老兵,我满怀敬意,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教学,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张天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青年大学生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教师齐达:作为高校教师,我将以国防建设成就和大国重器为案例,将爱国主义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实现“艺术服务于人民”的时代价值。

会计学院辅导员孙宏斌:屏幕前,学生们眼中的震撼与自豪,是最生动的教育反馈。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深挖抗战精神“富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蔡云超: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认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

设计艺术学院2023级美术领域研究生徐凡: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将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勇攀高峰,带着画笔走进革命老区,用设计赋能红色文旅,为延安窑洞设计光影叙事装置,在太行山区绘制“抗战精神”主题墙绘,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强国建设中绽放异彩。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207班学生张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和人生同伟大祖国的前途、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珍惜韶华、发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外国语学院英语2301学生王思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养,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