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深夜十二点的电话、暴雨天晾晒的棉被、突发疾病时的紧急送医……在西京学院的学生公寓里,楼管们用365天不间断的贴心,守护温暖的家。这份藏在日常琐碎、谈心倾听里的细碎关怀,在毕业季化作毕业生们手中的锦旗与花束,成为对“匠心育人”最生动的注脚。

11号公寓的宿管阿姨手捧向日葵,这温馨的画面将记忆缓缓拉回。四年前,这群娇气的女生刚入校,对未来既憧憬又忐忑,军训时磨破脚跟、刮烂军装,是阿姨手把手教她们上药、缝补。如今,向日葵的绽放,恰似四年间那些细碎关怀的具象化——“您用针线缝补的不只是衣物,更是我们初入社会的勇气。”


土木工程学院2号公寓324宿舍的陈同学,从公寓管理员到留校教师,始终追随楼长陈琛的“担当”灯塔。他回忆道:“党员就该做标杆,现在我能处理突发状况,更学会了传递温暖。”“公寓不是宿舍,是淬炼品格的熔炉”——这段亦师亦友的情谊,让公寓成为责任传承的课堂。
7号公寓何同学的手机落入垃圾堆,楼长杨彩梦带领团队徒手翻找近一小时。当手机被找回时,杨彩梦笑着说:“再脏再累,只要学生安心就值得。”“最动人的诗行,藏在沾满尘埃的工作服褶皱里”——这份不计代价的守护,让“胜似亲人”实至名归。

机械工程学院15号公寓的史同学将水晶奖杯赠予楼长郭和艳:水晶奖杯刻着“唠叨似亲娘,暖意驻心房”。求职季焦虑时,郭妈妈一句“西京人就要敢于挑战极限!”让他重拾信心。“您的话不是唠叨,是暗夜里的火把”——这份超越职责的母爱,成为学子心中永恒的精神港湾。

毕业生们用锦旗与花束,为西京公寓生活画上温暖句点,更开启服务育人的新循环。“育人的舞台在课堂,也在宿舍楼;匠心的光芒在尖端,也在日复一日的守护中。” 当公寓的灯永远为学子亮着,西京的匠心便化作远航时最坚实的后盾——“我们带着您给的爱,去照亮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