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禾行动:“实践+启蒙”绘就乡村教育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16:53 信息来源:本站 研究生处 作者:袁创 聂满堂 编辑:尚磊磊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与教育强国建设的号角声中,乡村教育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近期,西京学院青禾启蒙研究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红色教育为指引,探索出“实践+启蒙”的特色支教之路,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动力,助力孩子们茁壮成长,努力描绘乡村教育发展的崭新画卷。

在革命记忆里铸牢教育初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青禾启蒙研究生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一场传承红色精神的征程。

他们走进长柞工委革命纪念馆、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仿佛将大家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研究生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入党宣誓仪式上,党员们面对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纪念馆内回荡,表达了他们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定决心。通过这些活动,研究生党员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立志将红色精神融入到支教工作中,将初心使命化作实际行动,在乡村教育支教中发光发热。

用多元课堂打开孩子的认知新窗

自支教项目启动以来,青禾启蒙实践团始终将乡村学生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遵循“乡村所需,团队所能”的原则,精心定制特色课程。

实践团深入汤房庙小学、葛牌九年制学校,与学校师生充分沟通,了解各年级学生人数、科目需求等情况。根据这些信息,结合研究生们的专业特长,精心开发了一系列多样化素质拓展课程。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在研究生的指导下,参与实验操作,探索科学的奥秘;艺术创作课上,孩子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传统文化课上,孩子们了解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这些特色课程覆盖了小学各年级,为143名小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52名研究生积极参与其中。它们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孩子的学习生活,有效弥补了当地学校在特色课程师资方面的不足,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新窗口,让乡村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

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王硕哲感慨地说:“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那充满渴望和兴奋的眼神,我深知这些课程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我们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

以完善机制保障支教行稳致远

教学质量是支教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青禾启蒙实践团深知这一点,为此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团队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将每一堂课的教案、课件、教学视频进行分类整理,制定统一的课程指导手册。同时,组织成员进行多次磨课试讲,从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在磨课过程中,研究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科普教育质量,更让研究生在实践中锤炼了教学技能,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实践团还构建起一套成熟的“实践+启蒙”支教运作机制。团队核心管理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支教工作,精准对接乡村学校需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把控教学质量。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多支特色支教分队,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精心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多方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支教合力。

青禾启蒙研究生社会实践团的“实践+启蒙”特色支教模式,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也为研究生搭建了实践成长的平台。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乡村教育,将党建、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需求相结合,不断优化支教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扫码分享